2016年4月29日

No. 103


近來都比較懶惰, 少寫了文章, 這所學校都去了一段時間. 學校的操場都比較大, 而只有兩層高, 算是間低密度的學校.



學校的牆壁都畫了畫, 連廁所門也不例外.


左右兩旁有樓梯去上一層.


課室門都上鎖了, 不過內裡都是空盪盪沒有特別.


課室隔離就是個禮堂.


禮堂亦曾作其他用途.


禮堂有可樂供應, 真爽!


小賣部只有幾張枱, 似乎不夠用.


搞完盤菜宴, 剩下了不少垃圾.


最後, 走到籃球場旁, 有褪色的圓形跳飛機. 

2016年4月10日

No. 102


近日看到有關這座大宅的新聞, 就找回舊照片回味一下, 發現好像沒有放上Blogger, 適逢今早密雲有雨, 打消出動念頭, 就寫文章了吧. 

新聞報導中看到這座戰前大宅已經開始動工改建為數個獨立屋豪宅, 昔日的面貌快將消失, 而內部更加是體無完膚了, 感覺實在可惜了.



大門掛上兩個油紙燈籠, 似足鬼屋.


由於依山而建, 走入大門之後要上樓梯才到大廳.


大宅之中最具特色的壁爐, 不知以後命運如何. 


拍攝當天煙霞太大, 要不是眺望維港景觀也一流. 


單層的建築, 走廊通住其他房間.


另一個大廳亦有壁爐. 地毯上發出陣陣霉味.



化蝶.


地牢入口就似通住另一個世界.


睡房也有拱形的設計及壁爐, 加上下午陽光照耀, 冬天柔和的光線, 是一個很漂亮的廢墟.


能慢慢感受陽光的氣息, 對於我來說是很奢侈的.


屋外有個私人游泳池, 還有個跳板, 有錢就是任性.


池裡死水一潭. 而遠處盡頭有個四面佛的壇.


泳池後面有儲物室, 側面有樓梯可上去拍攝大宅全景.


在香港市區中荒廢的地方不多, 不論其歷史價值或評級, 只要是私人業權, 一般都不會被保留,  以商業的角度去衡量歷史價值不會有一個公平客觀的標準, 因為歷史建築往往不能為他們賺回什麼. 無視反對聲音, 就似同德大押, 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拆卸, 我們只能做到的是把它最後的面貌, 用相機紀錄下來. 

2016年4月3日

No. 101


看似藏身於竹林的荒廢大宅, 但其實只在馬路邊, 想進入也不太難, 可是今天竟然有工人開工, 而且就在大門外, 由於距離太近也必須非常小心放輕腳步呢, 所以這次廢攝亦不能盡興, 很可惜.


正門工人在開工只能由後方進入, 不能從正前方拍攝建築物的外觀, 因為這個大宅的外觀比內部更加有特色.


大自然的力量正在吞噬這間石屋.


交錯的石樓梯有點像走進堡壘之中, 在古它中亦比較少見. 如果是下雨天的話, 也未免太麻煩了吧.


舊式的鎖頭.


上一層是廚房, 由廚房走上去飯廳又要經過那個露天的樓梯再上一層, 打風落雨又係麻煩, 不過有錢人Taste同Design, 我係唔會明嘅.


再上一層是大廳, 還有當時的長木櫈.


排排坐開飯.


露台很有特色, 可是工人就在下方, 只能低身拍照


設有偏廳, 地方寬敞.


另一邊還有惜日的木櫃.


舊屋之中常見的舊電掣.

等了很久時間, 工人仍在開工, 而且還在樓下用剷泥車工作, 一出正門就撞正, 沒辦法去隔離那棟呢....很可惜. 最後只能由後方離開.


只能從遠方拍攝...再Crop相...